一把手直属专用:01056292228转800   舆论引导:01056292228转802   综合治理:01056292228转805   品牌安全与提升:01056292228转808
您当前的位置:亲稳网 > 中国亲稳 > 亲稳中国 >

即刻使用亲民维稳解决方案!

发掘汇报软件

使用亲民维稳全套解决方案邀请

亲稳发掘汇报系统

打造亲民维稳之格局,以便稳中求进,是每一个基层领导的光荣使命与重要责任!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不二途径!是守住已有成果的必要前提,是继续前进的必要根基!

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峰侧记--亲稳网络舆情监控室
2012-05-23

  《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峰侧记--亲稳网络舆情监控室》是一篇有关亲民维稳的好文章,感觉与亲民维稳关联很大,重新排版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www.zgqw.org],为了大家阅读方便。

让年轻的精神闪耀在世界之巅
——中国首支大学珠峰登山成功登顶侧记

    新华社拉萨5月23日电 (记者 佘勇刚)经过约7个小时紧张、艰苦的最后冲刺,2012年5月19日上午8时16分,由中国地质大学京、汉两校联合组建的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4名队员成功登顶珠峰。

    旦夕磨砺宝剑 一朝跃然顶峰

    登山运动在中国地质大学有着优良传统,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留下了几代地大人挑战巅峰的足迹。建校6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为国家培养、输送了王富洲、袁扬、丛珍、李致新、王勇峰、次落、袁复栋等一大批优秀的登山运动员,为国家登山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早在2010年,中国地质大学就决定以组织师生登山队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形式,向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校庆献礼。当年11月,学校就组建了珠峰登山队。经过全校范围内的层层选拔、多轮测试和两年的艰苦训练,最终产生了26名登山队员。他们中有教师9人,在校大学生17人,其中女大学生3人,全队年龄最小的仅20岁。

    2012年3月19日,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正式出征。经过在西藏拉萨地区、珠峰地区为期两个月的适应性训练后,登山队决定于5月13日正式向顶峰发起冲击。因天气状况不佳,登山队一度受阻于海拔7500米左右的“大风口”,直至17日风力转小,在校大学生德庆欧珠、次仁旦达、陈晨和教师董范4人组成的攻顶小分队一举突破“大风口”,到达海拔7790米的营地。18日,他们到达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19日8时16分,4名队员成功登顶。

    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李致新是地大的毕业生。这次为了来大本营指挥登顶,他3天只睡了3个小时。他说:“这次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标志着我国大学生登山运动开展上升了一个新台阶,只要严密组织,密切配合,尊重客观规律,尊重自然,就可以在自然这片天地里锻炼更多的年轻人。”

    传统厚积薄发 众人共铸辉煌

    当4名队员登顶时,朝阳已映染了半面山脊。队员们拍照、与基地连线,然后决定下撤。下撤之前,分布在珠峰不同海拔营地的其他队员早已动身,分别前往更高海拔的营地,准备接应下撤的队员。

    19日晨,地大登山队队长次落由7790营地赶到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准备随时向上突击迎接下撤的队友。两位高山向导达旺桑丹、索多已经在7790营地静静等待。在海拔7028米的北坳营地,则有队员王冰和两位高山向导次旦久美和罗布次仁。海拔6700米处的大雪坡,高山向导顿珠与队员袁复栋、张瑜、张家荣随时待命。

    12时47分,经过4个多小时的下撤,4名队员顺利返回8300米突击营地,并与接应队员会合。20日18时许,地大登山队队员董范、德庆欧珠、次仁旦塔安全撤回大本营;陈晨在6500米前进营地休息一夜后,于21日安全撤回大本营。

    从登顶到返回,4名队员的背后有着一整支团队的支撑,有着许多优秀队员的付出。队员温旭曾经到过北极点,他在到达6500米营地的时候留在了运输组;队员高琳曾经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为了配合状态更好的队员登顶,她留守在了大本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果胜说,登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在登山队中往往只有少数人登顶,这充分说明了登山运动需要团结协作、荣辱与共、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

    李致新认为,这次成功登顶是团队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地质大学长期以来开展登山运动形成的优良传统。首先是循序渐进,一方面不断积累登山知识,普及推广,另一方面多年来在低海拔雪山训练的基础上向高海拔挺进;其次是以老带新,以老师为主体,充分借鉴前人用献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使得登山运动安全、规范、科学向前发展,避免了盲目摸索可能付出的不必要代价。

    不畏艰苦挫折 誓达光辉顶点

    登顶的瞬间令人激动。在顶峰的每一分钟都充满意义,可为了到达光辉的顶点,前进的过程充满难以想象的艰辛。

    19日凌晨,队员们向峰顶发起冲击时,营地里的人们彻夜守候。 现场指挥的李致新实时接收队员发回的报告,不止一次地叮嘱队员:保持节奏,防止冻伤。

    浩瀚的星空下,珠峰上登山者头灯的光点如此渺小,但是前进的脚步却无法停止。1时20分,4名队员整装出发;4时47分,到达著名的第二台阶;5时59分,通过第二台阶;6时21分,到达第三台阶;7时35分,队员向大本营呼叫:“刚过雪坡,到了岩石处,离顶峰不远,半个小时左右到顶。”8时16分,4名队员全部登顶。

    趋吉避凶是一般人的本能,可是为了更大的幸福,为了更高远的目标,总有人愿意忍受困厄和痛苦,愿意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

    从8300米突击营地到峰顶,路程不足2公里。可就是这一路,通常却要耗费登山者6至7个小时的时间。通往峰顶的这最后一段路,每一步都是生命与自然之间深刻的对话,每一步都是人类精神光辉的印迹,每一步都是年轻队员们对高度、对意义的无止境的渴望和追求。

    李致新说:“国家各方面发展需要年轻一代有朝气,需要有不畏艰险、勇攀高峰、走进自然、接受挑战的勇气。这次的成功登顶让我看到了年轻人有着勃发的精神和巨大的勇气。”

    “登山队员敢于挑战、勇于攀登、勇于超越,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勇攀高峰的浩气、敢为人先的勇气、攻坚克难的朝气和勇于担当、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傅安洲地说。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详细内容,主要描述队员、登山、登顶、营地、中国地质大学、海拔、成功、运动,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亲稳链接:链接亲民维稳,践行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