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直属专用:01056292228转800   舆论引导:01056292228转802   综合治理:01056292228转805   品牌安全与提升:01056292228转808
您当前的位置:亲稳网 > 中国亲稳 > 亲稳中国 >

即刻使用亲民维稳解决方案!

发掘汇报软件

使用亲民维稳全套解决方案邀请

亲稳发掘汇报系统

打造亲民维稳之格局,以便稳中求进,是每一个基层领导的光荣使命与重要责任!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不二途径!是守住已有成果的必要前提,是继续前进的必要根基!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均衡发展的中国版图--亲稳网络舆情监控室
2012-10-28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DiQu]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中部地区[DiQu]同比增长11.6%,均高于东部地区[DiQu]8.6%的增长速度,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也都高于东部地区[DiQu]。

    随着促进区域[QuYu]经济协调发展[FaZhan]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的经济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空间布局更趋协调,更加科学。更为可喜的是,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所带来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升,“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FaZhan]成果”这一执政宣言,已成为广大人民的切身感受。

    “西快东稳”的态势愈加明显,经济增长的“雁阵”逐步形成

    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区域[QuYu]发展[FaZhan]不平衡又是必然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加上极为复杂的自然和历史等原因,解决我国区域[QuYu]发展[FaZhan]不平衡问题的难度超乎想象。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促进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的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提出解决地区[DiQu]发展[FaZhan]差距,坚持区域[QuYu]经济协调发展[FaZhan],是今后改革和发展[FaZhan]的一项战略任务,在东部地区[DiQu]快速发展[FaZhan]的同时,促进和带动中西部地区[DiQu]更好发展[FaZhan]。

    为此,世纪之交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并谋划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FaZhan]、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全面总结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的重大战略,把促进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FaZhan]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思考和谋划,由此,我国的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格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专门辟出一个部分,全面阐述促进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建议系统提出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DiQu]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DiQu]崛起,鼓励东部地区[DiQu]率先发展[FaZhan]”的区域[QuYu]发展[FaZhan]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把“落实区域[QuYu]发展[FaZhan]总体战略、推动各地区[DiQu]共同发展[FaZhan]”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可以说,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是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战略推进力度最大的十年,也是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战略取得成效最多的十年。“促进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之策;不是一时之举,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不仅是紧迫的经济任务,而且是重大的政治任务”,这样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心,更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自觉行动。

    “没有中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中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西部地区[DiQu]的发展[FaZhan]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资源和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区域[QuYu]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分工合作,承接外来投资和产业转移,不断提升区域[QuYu]经济发展[FaZhan]竞争力。这不仅是中西部地区[DiQu]自身发展[FaZhan]的需要,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十八大代表、四川眉山市委书记李静说。

    2007年,西部地区[DiQu]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DiQu],2008年至2011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DiQu]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DiQu]。西、中、东的增速排序,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的“雁阵模型”逐步形成,这为中国经济持续较快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011年,中、西部地区[DiQu]的地区[DiQu]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1.3、2.0个百分点。主体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DiQu]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DiQu]崛起、鼓励东部地区[DiQu]率先发展[FaZhan]等重大区域[QuYu]发展[FaZhan]战略向纵深推进,区域[QuYu]间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DiQu]发展[FaZhan]潜力不断释放。2011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DiQu]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2%、23.5%和10.7%,分别比2002年提高5.5、3.2和2.4个百分点。

    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不仅有力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FaZhan]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DiQu]由于经济外向度高,受影响较大,中西部地区[DiQu]在全国发展[FaZhan]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稳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因地制宜,不搞全面开花,实现“一方经济”与“一方水土”、“一方人口”相协调

    “一年一场黄土风,从春一直刮到冬”,这是很多人对黄土高坡的固有印象。

    中央明确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十多年来,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西部地区[DiQu]的绿色不断延伸,西部生态屏障得以加强。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眼。”今天的黄土高坡上,人们唱的是绿色致富,唱的是科学发展[FaZhan],唱的是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带来的山河巨变。

    促进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不是要搞“全面开花”,不是要搞“村村点火,处处冒烟”,那样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FaZhan]的要求,最终可能导致无法想象的后果。“因地制宜”,是“协调”二字的应有之义。这就是说,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要与当地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相适应,既要有开发,又要有保护,实现“一方经济”与“一方水土”、“一方人口”相协调。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各地区[DiQu]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FaZhan]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QuYu]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QuYu]发展[FaZhan]格局。2006年3月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并根据各区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QuYu]政策和绩效评价。2007年,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QuYu]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了未来国土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提出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新理念和新原则,明确了分类管理的区域[QuYu]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这一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诞生,也标志着主体功能区战略正式形成。

    划分主体功能区是我们党立足经济社会发展[FaZhan]全局作出的全新战略部署,标志着经济发展[FaZhan]观念的历史性转变和区域[QuYu]经济发展[FaZhan]战略布局上的重大创新性调整。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

    在促进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也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多地让无形的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

    今年5月,呼和浩特云计算产业基地开工建设,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巨头”分别投资百亿元在内蒙古打造云计算数据中心。以“羊煤土气”等传统能源产业为经济支撑的内蒙古,如今已跻身包括北京、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在内的大型云计算基地之列。“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适合建立在能源丰富、电力充足、气候寒冷、地质稳定的地区[DiQu]。在这几点上,内蒙古地区[DiQu]在全国范围内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十八大代表、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王晓初表示,云计算与内蒙古的结合是一次产业与资源优势互补的共赢之举。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FaZhan]成果

    前不久,20岁的周小玉离开广东,回到老家四川,并很快在成都找到了一个小区物业管理的新岗位。“现在很多东部的企业迁到西部来了,就业机会多了,赚的一点也不比在东部地区[DiQu]少!”

    四川是传统的农民工输出大省。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四川省转移输出的2106.77万农村劳动力中,省内转移人数达1091.66万人,省外输出1012.19万人,省内转移规模首次超过省外输出。

    “中西部地区[DiQu]农民工的加速回流,正是促进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的必然结果。”十八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说,“中西部地区[DiQu]的加快发展[FaZhan],让越来越多的本地劳动力实现了就近就业和创业,这不仅可以节约房租、路费等支出,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家人在一起,避免了长期在外打工引发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促进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的根本目的,无疑是让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FaZhan]的成果。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并非要求“十个指头一样长”,也不可能做到东中西部的发展[FaZhan]水平完全一致,但是,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均等化,这是促进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的要义。

    10年来,我国促进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战略的重点是在民生领域,财政资金更多投向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十一五”期间,中央基本建设投资的60%投向中西部,70多项优惠新政策更给中西部地区[DiQu]百姓生活带来可喜变化。进入“十二五”,国家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大力支持区域[QuYu]协调发展[FaZhan]的政策,为经济欠发达地区[DiQu]的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2011年,中西部地区[DiQu]的保障房开工量在全国均属领先,数量远多于东部地区[DiQu];全国县乡公路里程达160万公里,比2002年增加26万公里,东部和中部“村村通”公路目标已经实现,西部9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西部地区[DiQu]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1.5%。

    2002年至2011年,全国竣工的32854个公共文化设施项目中,中西部地区[DiQu]约占85%。全国竣工项目面积2448万平方米中,中西部地区[DiQu]约占60%。2009年到2013年还将安排资金10.59亿元,专门补助中西部地区[DiQu]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中就能收看喜爱的节目,在门口就能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享受到最基本、最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记者 汪晓东 于洋 钱伟 张文)



亲稳链接:链接亲民维稳,践行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