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亲稳网 > 亲稳行动 > 亲稳活动 >

在线申请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发掘汇报软件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邀请更多>>

亲稳发掘汇报系统

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指示精神,亲稳舆论引导平台,助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邢台副市长郭俊苓的为政之道亲民之路——亲稳舆情监测室
2012-04-27

 

 

 

 

邢台市副市长郭俊苓到宁晋县大陆村看望做眼睛白内障手术受益1000元的新农合农民田胜敏(中红网摄)

编者按:在京畿要地河北省,每当人们提起邢台市,都知道这个地处冀南、农业人口占80%的农业大市,经济实力较弱,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全市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多年来在全省都处于落后位次。大概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多工作也难以作为。

然而近年来,全市的"亮点"却频频在全省乃至全国闪光: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首批2所被列入职业教育"211"工程的学校,是全省唯一入选学校,成为职业教育"南看深圳、北学邢台"的典范,职教经验更是在全国推广;为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健发展,参合率达到81%,特别是在2005年提出的中央财政给每位农民再增加10元投入的建议,被国务院常务会议采纳,并在全国实施;旅游业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太行大峡谷、郭守敬纪念馆和前南峪等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在全省和全国迅速提高,游客猛增……

人们从这些"亮点"不难发现,它们都属于社会事业方面的内容,而邢台市主管这方面工作的,是一位名叫郭俊苓的女性副市长。她是怎样抓工作的?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有什么成功秘诀?记者特意采访了她。

1、勤于深入调研--"把自己调研工作的根扎到农户家中,通过经常家访了解最真实最鲜活的情况"

记者:我们在邢台采访中听说,你经常深入到乡、到村、到户搞调研,很少坐在办公室听汇报。这是为什么?

郭俊苓:深入基层调研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中共党员,曾先后担任过河间市(县级市)物价局副局长,河间市纪检委副书记,河间市委常委、副市长,沧州市妇联主席、党组书记等职,深知人民安危和百姓疾苦。工作中我们只有走到群众中去,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了解老百姓所想、所愿、所盼,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把事情办到老百姓心坎中去。

为了推动邢台市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改造,我们在全市组织市、县、乡三级教育部门,开展了中小学状况大普查,才把这方面的情况搞清楚,调研的重要性可见不一般。我觉得只有经常下基层、搞调研,才能听到在办公室了解不到的真实情况,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办法。

记者:下基层搞调查有个方法问题,如毛主席当年曾倡导的开调查会的办法,现在有的人下去搞调查则通过发放调查表让群众在上面打勾来了解民意,你用的是什么办法?

郭俊苓:我下去搞调查,一般采取开调查会的办法,叫上有关人员和农民朋友,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共同探讨问题。同时,每一次调研,我都会到农户家中去,为此也结交了一大批农民朋友和下岗职工朋友。逢年过节,我还会去看望这些农民朋友们和下岗职工朋友,给他们带去一些生活用品,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他们只知道市里有一个郭大姐,但从来也不知道我的职务。我这几年的体会是,只有把自己工作的根扎到农户家中,通过经常走访,才能了解最真实、最鲜活的情况。

记者:你通过关心和帮助这些农户的生活,不但密切联系了群众,还了解到了他们的生活困难,比如农民的缺医少药等情况。

郭俊苓:情况确实是这样。我每次到农民朋友家去,都会给他们送上一些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同他们交心,做他们的贴心朋友。同时我也了解到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有些困难户的生活,应当说是十分的窘迫。好在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医疗问题,两年前在全国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一开始,农民每年自己拿10元钱,国家每年拿10元,省市县再拿10元,用于对参加新农合的每个农民进行补助,老百姓受益匪浅,但这同老百姓的医疗需求相比还有差距。

记者:发现这个问题后,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

郭俊苓:我们邢台市是2005年从宁晋县开始试点的,后来逐步扩大到全市。一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我们深入县(市),说服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尽量从财政挤出资金来补贴新农合。对于五保户和特困户,则动员民政部门给予资助。二是加大宣传,提高参合率。那时,广大农民也不认识这一新事物。我们又跑乡进村,亲自下农户,不怕跑断腿,不怕磨破嘴,向广大农民宣传新农合的好处,千方百计说服和动员农民参加,使参合率稳步提高。三是加大对新农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做到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和有制度管事"。四是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巩固和加强新农合医疗工作,我们还下大力抓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制定了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达标标准。经过几年努力,全市共投入资金近亿元,对全市161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五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我们采取多项措施,鼓励邢台医专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在多数行政村,建起了卫生室。这样,使全市农民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前,邢台所有17个农村县(市)全部开展了新农合工作,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达到425万人,参合率达到81%,有的县参合率则在90%以上,基本上建立起了方便农民看病吃药的保障体系。

记者:听说你们还向党中央、国务院呼吁,要求为农民增加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有这回事吗?

郭俊苓:确有其事。那是2005年8月5日,是个星期天,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魏礼群到邢台市就新农合工作搞调研。当天下午4点,在邢台开了一个座谈会,听取市县乡村各方面的意见。我在会上发了言,提出一是在绝不增加农民群众一分钱负担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每年再给每个农民增加10元钱的补贴;二是建议国家在适当的时候在全国普遍推行新农合工作。魏主任把这个建议带了回去,向温家宝总理进行了汇报。温总理对这个建议十分重视,通过多方协商和估算,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仍决定增加这笔补贴,给每个农民每年再增加10元钱。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全国补贴下来就是一百多个亿。而且整个过程非常迅速,他们6日回京,10日国务院就召开了常务会,11日《人民日报》就登出了这则消息。从这件事上,我深深的体会到,温总理倾听人民呼声和亲民爱民的崇高风范。在全国大力推行这项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是关注民生的大事,它解决了亿万农民的看病难问题!怪不得许多农民们握着我们的手说:"感谢共产党,为我们农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记者:你能举个新农合农民受益的例子吗?

郭俊苓:这种例子太多了。邢台县东良舍村村民李先文参加新农合不过10天,就突发心脏病,花去了一大笔医疗费,后来按政策给她报了医药费4000多元。老人感动得逢人便说:"是新农合救了俺的命!"这件事在邢台轰动很大,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对于这个特殊的病人,我也经常去看望她,并送给她一些生活用品。宁晋县有个叫田胜敏的,一开始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新农合,结果没多久得了白内障,治病花了2000多元,后来报了近千元,真正得到了实惠,逢人就说新农合好。这些例子在当地都有很大的示范作用,使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大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