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直属专用:01056292228转800   舆论引导:01056292228转802   综合治理:01056292228转805   品牌安全与提升:01056292228转808
您当前的位置:亲稳网 > 中国亲稳 > 亲稳行业 > 医疗卫生 >

即刻使用亲民维稳解决方案!

发掘汇报软件

使用亲民维稳全套解决方案邀请

亲稳发掘汇报系统

打造亲民维稳之格局,以便稳中求进,是每一个基层领导的光荣使命与重要责任!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不二途径!是守住已有成果的必要前提,是继续前进的必要根基!

16个城市居民安全感排行发布 8成人忧食品安全 2012-07-07

  六成受访者看病首选公立大医院

  在“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中,“医疗安全”由去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

  公立大医院一直以来都是公立医院的“龙头”,是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的主阵地,也是群众反映“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突出的地方。在公立大医院的门诊,“候诊几小时,看病几分钟”已成为普遍现象。

  尽管如此,公立大医院却仍然是公众在身体不舒服或者需要看病时的首选医疗机构。在接受《小康》调查时,63.9%的受访者把信任投向了公立大医院,其次是公立社区医院(40.6%)。

  虽然公立社区医院排在了第二位,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发部心理信息服务中心主任祝卓宏认为这个位置并不乐观,40.6%的数据也并不理想,“一般人看病都只有这两种选择,去公立大医院或者是公立社区医院,什么时候这两个选项的排名能够调换过来,60%多的人去公立社区医院,40%多的人去公立大医院,才比较理想。实际上有很多问题都不需要去公立大医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认为,医改最关键的是提高社区医院水平,使公立大医院的普通病人越来越少,疑难病人越来越多。

  对于“您在您所在的城市能够放心地看病、打针、吃药吗?”这个问题,《小康》调查显示,41.2%的受访者选择“一般”,37.0%的受访者选择“比较放心”,15.3%的受访者“比较担心”,3.6%的受访者“非常担心”,还有3.0%的受访者“很放心”。可见,“放心”的人以40.0%的比例远远超过了“担心”(18.9%)的人,而其余感觉“一般”的受访者就成为了舆论环境需要多用正面信息引导的对象。

  一半人“相信医生” 另一半人“将信将疑”

  四成受访者认为向医院派驻警务室难起作用

  本该承担着救死扶伤重任的医院和白衣天使们,近年来成为了一些患者宣泄愤怒的对象。很多医务工作者也许还没有忘记2009年的那个“黑色六月”,5起“血溅白衣”事件先后发生。今年上半年又接连发生了“杀医血案”: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名患者家属将一名医生捅死,并造成3人受伤;4月13日,北京航天总医院急诊内科诊室,一名用帽子、口罩遮障住面部的男子突然闯入科室里并拔出匕首,从背后刺向正在为患者诊治的赵立众医生,随后迅速逃离现场;4月28日,湖南省衡阳市三医院南院,33岁的女医生陈妤娜被人连捅28刀残忍杀害……

  其实,对立并没有赢家,医患关系之间必须重建公信力。《小康》在对医生公信力进行调查时发现:42.9%的受访者对医生“比较信任”,38.2%的受访者对医生持“将信将疑”态度,13.9%的受访者“不怎么信任”医生,3.7%的受访者“完全信任”医生,1.3%的受访者“完全不信任”医生。在祝卓宏看来,数据表明患者对于求医问药的态度比以前更加现实了,一旦医患关系中掺杂了钱的因素,牵扯到交易,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度就会下降。

  为了避免血案的再次发生,5月4日,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公安机关向二级以上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派驻警务室,共同加强医疗机构治安管理,维护正常诊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

  祝卓宏认为,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案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在他看来,缓解医患矛盾,最关键的是要看医疗体制和医生的态度。

  “派驻警务室,是治标不治本。医患纠纷最大的问题是医疗的过度市场化,医院本来是救死扶伤的事业单位,但用了市场化的手段来管理,一个药品从一次配发到二次配发,再到医院,加价15%,导致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另外,医疗资源配置存在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伟认为,“不能一厢情愿地把医院变成公共场所,因为医院是事业单位,它对应的是企事业单位的内保。”

  在《小康》调查中,40.6%的受访者认为“向医院派驻警务室起不到什么作用”。虽然王宏伟认为这个方法起不到根本作用,但也是需要的,“‘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设置警务室,可防止一些民事事件转化成刑事案件。”

  半数受访者缺乏安全感

  17.2%的受访者还在担心“世界末日”

  作为心理学专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发部心理信息服务中心主任祝卓宏和武汉心天地心理咨询机构创办人骆霞在平时的工作中,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

  “其中缺乏安全感的人有很多,基本上因家庭成长及教育背景,社会变革及环境变革所致。”骆霞说。

  祝卓宏则分析说,“基本上凡是有心理问题的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一个人有心理问题往往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有的是从小没有和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有的是遭遇过创伤,缺乏安全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小康》调查显示,在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安全感受方面,仅四成人(45%)表示“有安全感”,其余55%的受访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其中有17.9%的受访者“不太有安全感”,4.1%的受访者“特别没有安全感”。

  “两成人(22%)不太有安全感或者没有安全感,这个比例还是非常高的,就相当于有五分之一的人容易出现过激反应。这些缺乏安全感的人是很敏感的,非常容易受到负性事件影响,所以一旦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波及面还是比较大的。”祝卓宏说。

  在骆霞所接触到的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咨询案例中,有些人甚至会雇用农民为自己种养蔬菜及所吃的食物,还有些人因为惧怕生病而被动健身、养生。

  在王宏伟看来,安全包括安全的状态和安全感,是客观上和心理主观上的两种概念。社会处于转型期,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事件发生,人们对安全问题也会越来越重视,加上媒体的报道能够放大这些风险,就会有人开始担忧,即使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

  《小康》调查显示,对于其实并不靠谱的2012“世界末日”传言,仍有17.2%的受访者表示“现在还在担心”,还有20.7%的受访者表示“曾经担心过”。对于在网上看到的或者从其他人那里听到的关于食品卫生、治安情况、地震预言等传言或非官方发布的信息,有31.3%的受访者“有些相信并四处打探消息”,5.0%的受访者“完全相信并因此感到恐慌”,60.5%的受访者“要看具体情况”,仅有3.3%的受访者能够做到“完全不信,听听而已”。

  八成受访者关注校车安全:

  别让孩子受伤害

  超六成受访者对“恶性抢劫”案感到不安

  在今年发生的有关安全的重大事件中,对人们的安全感受影响较大的是校车安全事故和银行附近的抢劫案。由于“夺命校车”事故频发,2011年11月,温家宝总理指出,国务院已经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2012年4月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发布。

  在《小康》调查中,有38.4%的受访者认为《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作用比较大”,还有5.5%的受访者认为“作用非常大”。但遗憾的是,《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发布不久后,就传来广东阳春校车夺取儿童生命的消息,最近濮阳校车起火,又吞噬了四名幼儿的生命。幼小的生命面前,难免会让人更多地增添几分担忧,超过八成(83.6%)的受访者对中小学校车的安全性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心。

  今年1月在江苏南京和燕路农业银行附近发生的一起当街抢劫案也对很多人的生活造成了影响,50.1%的受访者表示“担心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17.7%的受访者“不敢再去银行提取大额现金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安全需要是人类的重要需要之一。”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类的需要分层次由低到高排列,排在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的,就是安全需求,即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不少心理学家都认为,因为担心未来不快乐,而耽误现在能够得到的快乐,是不值得也是没必要的,可如何才能提高安全感呢?骆霞说,有一个秘诀,就是:提升内在的自信,有信仰。(鄂璠)(实习记者李珺、傅旦妮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12

  以上就是《16个城市居民安全感排行发布 8成人忧食品安全



亲稳链接:链接亲民维稳,践行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