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直属专用:01056292228转800   舆论引导:01056292228转802   综合治理:01056292228转805   品牌安全与提升:01056292228转808
您当前的位置:亲稳网 > 亲稳文化 > 亲稳媒体 >

即刻使用亲民维稳解决方案!

发掘汇报软件

使用亲民维稳全套解决方案邀请

亲稳发掘汇报系统

打造亲民维稳之格局,以便稳中求进,是每一个基层领导的光荣使命与重要责任!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不二途径!是守住已有成果的必要前提,是继续前进的必要根基!

全球最大华语广播博客(19)
2012-04-20

2007-07-03 20:09:40

邹最东是一位基层普通干部,2006年对他来说,无疑是幸运的,他因人民网而改变,人民网因他更精彩。在2001年接触上网时,就被人民网特有的深度报道和犀利的观点文章所吸引,“网上原来还有这么多好东东,这是在互联网以外找不到的。”于是每天上人民网逐渐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

  在2006年8―9月人民网举办的教师节有奖征文活动中,他第一次尝试着参与,这也时他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参加活动。于是他试着投了一篇稿子――《一位教师丈夫的真心话》,没想到很快就就在人民网发表了,经评选并获得二等奖。对人民网而言,这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可对他而言,由此改变了他的生活。

  邹最东成为人民网的忠实读者,人民网则成为他不可或缺的朋友。

  从1997年人民网正式成立,10年来,正是由像邹最东这样的网友组成人民网最忠实的受众群体。

  10年,对于中国互联网来说是弹指一挥间,而对于中国网络媒体而言,不但详细地记录着中国最近10年里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见证者。中国的网络媒体绝大多数是在1999年以后组建和发展的,在此之前的中国网络媒体用“稀少”二字来还比较准确,而有一定影响的网站则是凤毛麟角,人民网就是其中重要成员之一。



  10年前,人民网还只是《人民日报》的网络版,最初只有几个人共同拥挤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几根网线一拉,电脑桌一摆,一部“公用电话”在一堆旧报纸中间发出指令,人民网就在这样的“境界”下诞生并开始运行,这也是人民网当时所有的家当。

  10年后,人民网的人力资源部的册子里,记录着近400人的生日和工资福利等其它详细资料,人民网在人民日报社里有上下两层近5000平方米的独栋办公楼。最初人民网只发布《人民日报》见报稿的电子版,经过10年发展,人民网如今已形成拥有汉文、藏文及英、法、日、俄、西、阿等六种外文,40多个专业频道,包括论坛、留言、博客、多媒体及无线平台,日编发新闻近8000条,整合人民日报社2000余名记者,新闻触角涵盖世界各个重要角落,24小时不间断发布新闻,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大,位居前列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

  人民网先后被评为“十佳传统媒体网站”、“中国优秀文化网站”、“优秀特色网站”、“我最喜爱的综合门户类网站”,并获得“互联网行业自律贡献奖”。“强国论坛”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获得“赤子情怀奖”和“中国年度论坛新锐奖”,并与“人民时评”专栏共同被评为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第一章:一个事件推动一个网站



  作为人民网的重要建设者和见证者, 廖在1996年底从《人民日报》总编室抽调出来,作为组建工作小组成员之一,负责创办人民网,在当时准确地叫《人民日报》网络版。人民网的几次产生强烈反响的重大报道都是他一手领导下的总编室在具体负责,现在已是人民网副总裁,但人民网的重大报道策划都离不开他的身影与思维。

  在中国有6年网龄的网民当中,大多数了解人民网还是通过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的报道。这也是人民网影响力提升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个人民网成长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提起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的报道,廖至今记忆犹新:“‘历史将记住这个血腥的日子。1999年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造成人员伤亡。’这是《人民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通过人民网发回首篇报道《血的见证―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目击记》的第一句话,也是中国人看到自己的记者从被轰炸现场发回来的第一句话。”

  当时还是人民网总编室主任的廖回忆道,那天是个周末的清早,接到人民日报社外事局的电话称“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他立即意识到事情重大,马上赶到报社,第一件事就是与吕岩松通过长途电话联系,“感觉吕岩松还有点惊魂未定,可能现场比较紧张,他也说得不太清楚,接下来的情况基本就是我问一句,他答一句,如袭击时间大概晚上几点?击中了什么部位?国旗国徽还在不在等等问题,他都作一一作答。” 廖分析,大概是终于听到来自祖国,尤其是人民日报同仁的声音,吕岩松虽情绪激动,但也渐趋平静了。随后,大概北京时间12点左右,根据前后方问答所写的《血的见证――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目击记》文章写成了。


  “大使馆被炸毕竟涉及重大外交事件,当时我们马上请示人民日报社领导,征求稿子处理意见,但社领导都到中央开会去了,这怎么办?最后人民网领导决定,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立即发稿。” 廖很自豪地表示,这是中国媒体刊发的第一篇由中国记者采写、来自现场的报道。随后吕岩松又发回来大量的照片,《光明日报》的同行后来讲,他们是在人民网上得知,《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许杏虎遇难的消息。

  “就在当天,我们组织编发了上百条新闻、图片,在我国大使馆被炸现场就只有《人民日报》一家中文媒体,鲜活的文字像射出来的子弹,打在每个爱国者的心上,全国的媒体都采用人民网的独家稿件。” 廖说,人民网记录着历史,也创造了历史。

  人民网总编室主任陈智霞是随着人民网的成长而成长的一个代表,在人民网有近10年工作时间的她也亲身经历了人民网报道大使馆被炸的整个过程,她说,人民网首家推出大使馆被炸的消息和图片后,访问量陡然增高,而网民急需一个渠道来表达爱国情绪,于是5月9日,人民网开通了所有媒体网站中的第一个论坛――“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也称为“抗议论坛”,这就是今天“强国论坛”的前身。

  人民网报道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之后,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副提升,访问量经过此事后一段时间有一定回落,但与之前相比是上升了一个新台阶,形成明显的转折点。

  那时,中国互联网上网人群还不到600万,中国网络媒体还处于萌芽和探索阶段的岁月,人民网为中国网络媒体提升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新闻院系研究网络媒体与网络舆论的重要案例。

  第二章:一篇报道奠定网站权威

  在人民网的前台贴着“权威媒体 大众网站”八个字,这就是人民网的办网指南和核心价值观。人民网把“权威”放在了第一的位置,显然是人民网的新闻价值取向沿袭了《人民日报》的标准,突出重要性、权威性。尤其是在重大事件报道、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等突发重大事件中,更能体现。

  1998年3月,刚刚满周岁的人民网就在朱镕基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一瞬间,迅即向全世界独家首发了这一消息,比CCTV及其它重要媒体快一分钟以上,当天引起众多世界各大媒体的注意。

  在当时的互联网大环境里,只有几家网站,相互之间还谈不上竞争,人民网的这一举动可谓意义深远,在人民网的历史,乃至中国网络新闻历史上,这是由网站首次发布的重大新闻,确立了人民网在这一领域的地位与权威。

  最近几年,网络媒体纷纷参与全国“两会”报道成为一大亮点,也成为“两会”报道的新力军。人民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参与报道“两会”,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由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模糊和淡化了“传”和“受”之间的界限,使传者和受者处于对等的地位,彻底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新闻传播模式。

  孙海峰在2006年6月从人民网总编室副主任岗位调到人民网共产党新闻部任负责人。她的观点是,像“两会”等这样的重大新闻报道,有可预见性,并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但突发事件是不可预见的,是考量一个编辑团队实力与整体运作能力的关键时刻,人民网正是在一个又一个重大突发事件中磨练团队素质,也在一个一个的新闻报道中积淀权威性,亦是在每天的日常报道中树立自己公信力。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充满危机的高风险社会,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腾飞的是频繁而至的各类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决策的事件。它具有不可预见性、影响力强、涉及面广、持续性大等特征,对公众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乃至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威胁。

  2001年,广西南丹发生特大矿难,《人民日报》广西记者站记者顶着黑恶势力的压力,只身闯入禁区,通过人民网最早揭开了矿难事故的黑幕,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说过,“如没有《人民日报》记者的揭露,那些死难矿工就很可能永远冤沉水底。”

  南丹矿难事件报道树立中国当代新闻史上舆论监督的经典案例,而当时中国互联网正处在网络泡沫即将破灭的非常时期,而中国的网络媒体也正走在从“繁荣”到“衰弱”的十字路口,这也是考验网络媒体道德良知的最佳时期。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廖表示,南丹矿难系列报道是2001年人民网最为惊心动魄,整合报系资源,进行舆论监督的经典案例。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是党和人民的深切期盼,也是人民网这样的主流网络媒体应尽的职责。

  人民网对广西南丹矿井特大事故的一系列报道,在网友中和新闻界都引起了极大反响,影响深远。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网创下了一系列的第一:第一家发布南丹发生重大事故;第一家发布一幸存者讲述事故内幕;第一家发布李荣融率中央调查组赴桂;第一家发布原县委书记、县长被免职停职;第一家报道有关责任人被捕。人民网的系列报道先后被全国各大媒体转载。

  在人民网的发展里程中,像南丹矿井特大事故报道还有很多,单在2004年就有几起重大事件报道,如“银川出租车停运风波”、“济源招录公务员暗箱操作”等,人民网在当年也荣获《南方周末》“致敬!2004中国传媒”之“致敬之年度网络表现”奖,《南方周末》对人民网的推介词写道:“单是作为这几起轰动全国的热点事件的首发媒体,已足以体现人民网在本年度网络媒体的卓尔不群。从某种意义上,人民网改变了网络媒体单纯地充当“二传手”的角色,而是以独立报道者的姿态出现。在传统媒体上难以亮相的内容,在人民网找到了传播的路径。“

  在中美南海撞机事件报道中,人民网第一家报道中美撞机事件的消息;第一家报道江泽民主席谈话:中美撞机事件责任完全在美方;第一家在主页报道网友谴责美国霸权主义的文章;第一家报道王伟父母和妻子的情况;第一家报道港台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反应。



  人民网获得这些桂冠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是整个团队在平时的报道中的磨练。

  人民网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外界关注,人民网一小步,有时可以推动中国网络媒体一大步。如2006年“两会”报道前夕,人民网推出的“两会”博客就引起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国外媒体报道。

  第三章:强国论坛的台前幕后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中华大地一片哗然,愤怒的国人开始寻找各种表达抗议的途径,眼看抗议的浪潮在互联网上风起云涌,《人民日报》网站就此于5月9日推出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抗议论坛”。40天后,也就是1999年6月19日,“抗议论坛”易名为“强国论坛”。这是中国网络媒体创办的第一个网上时政论坛。也是中国新闻媒体网上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不久便有专家指出:“具有民间色彩的‘强国论坛’,有可能开辟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反映社情民意之路。”

  如今“强国论坛”已经走过了7年历程,它到底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论坛管理部副主任肖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栏目从诞生之日起就倍受网民的支持和关爱。曾经有一位叫‘辣妹子’的网民特意从外地来到人民网,要给我们捐1万块钱作为论坛经费。因为‘强国论坛’开办初期,条件确实非常有限,它只是附属在人民网总编室下的一个小栏目,没有一个固定的版主,大家轮流在此值班。就因为简陋,连翻页都要编辑在后台手动更新,翻页时要求大家不能发帖,否则页面就乱了,所以每次翻页的时候我们都要发一个帖子提示,请大家稍候几分钟,要翻页了,要求网民自觉地配合。网民的爱国热情很高,尽管如此艰苦,大家还是愿意在这样的氛围下来讨论,并发表观点。‘辣妹子’觉得我们很不容易,就想为‘强国论坛’做点事情,所以专程跑到北京来,与人民网领导和‘强国论坛’版主见面,并送上1万元钱。领导反复解释,没有收他的钱,但他支持‘强国论坛’的精神却很让我们感动,至今还记忆犹新。”有人给“强国论坛”的功能作了总结:新闻、观点及民声的集散地。国内外重要新闻信息、各类观点的系统阐述、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声音都能在这里展现,中国现实中的所有重大问题,如改革开放、民生问题、发展问题、民主问题、民族主义问题、台湾问题、反腐问题以及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等,都可以拿到这里来讨论。

  国内传统媒体回避的一些问题,它不回避,它的议论并不异口同声。有人将论坛纷纭的观点分为左、中、右三派,基本特点分别是保守、激进和折中。论坛中的批评声音相对传统媒体较多,这与论坛的角色和功能有关。论坛实际上充当了主流媒体的补充。

  来“强国论坛”的网民与一般网民不同,多为有工作经验,而且对国家命运关注的人,具有疾恶如仇之品格、针砭时弊之胆魄、明辨是非之洞察力。平均年龄相对其他网民偏大,以高学历为主,可以说“论坛”的参与者是网民中的精英阶层。

  “强国论坛”以其人气旺盛、发帖量大、原创帖文多、讨论气氛浓,成为网民心目中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时政论坛;同时以其管理严格、审放帖文把握适度、讨论比较理性、舆论导向正确,而受到同行的欣羡和借鉴。

  高端访谈和网上座谈会是其近年来的亮点。2006年,“强国论坛”围绕网民关心的热点与难点,突出科学性、建设性与前瞻性,重点抓好选题策划和组织实施,共举办各类访谈170多场,邀请嘉宾300多人次。

  成思危、罗豪才、许嘉璐、张梅颖、徐光春、张中伟、马启智等正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和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也分别做客“强国论坛”,不仅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传统媒体、网站报道的热点。“强国论坛”同时为网民和政客所喜爱,成了网民和官员共有的园地。



  2002年11月16日,一位名叫“我为伊狂”的网民在“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发一帖,题为《深圳,你被谁抛弃?》,全文18000字,后被各大网站广泛转载,很快引起了深圳市政府的注意,也引发了关于深圳发展问题的讨论。2003年1月19日,时任深圳市长的于幼军就网文触及的问题与作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这在网络论坛诞生以来还是第一次,于幼军指出,作者并非“唱衰”深圳,而是“爱之深,责之切”,表示政府应有气度聆听包括批评在内的各种声音。1月21日,香港《明报》称“于幼军此举开创了中共省市级高官与网上批评者当面交流的先河”。

  肖红说:“2001年3月,有位叫‘城山村人’的网民在‘强国论坛’发帖,讲述了他在重庆火车站买票时遭遇的不愉快经历,我们对这个帖子作了重点推荐,很快引起了铁道部门上自部长下到重庆站长的重视,不仅对相关问题、人员进行了调查处理,有关负责人还远赴福建向网民道歉。”“这只是‘强国论坛’在舆论监督方面最早的一个成功案例,近年来相关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网民‘风之末端’批评昆明楼盘洋名泛滥受到市委书记关注、网民‘杨延才跟班’上帖诉烦恼,20分钟后建行电话联系解纷争等等。如今论坛管理部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收集分析网上舆情。论坛上披露的一些信息或发表的观点,有参考价值的,我们会整理出来上报有关部门,有的信息受到了有关方面领导的重视,促进了实际问题的解决。


  “强国论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大批有真知灼见、敢于建言的高素质网民,四平八稳、乱七八糟的帖子在这里往往无人问津,而有独立见解、观点鲜明、言辞犀利、一针见血、尖锐深刻的帖子,则颇受网民们的青睐。

  “强国论坛”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相对于中国的官方媒体来说,它是网民平等讨论、自由发帖的场所,因此被人们称作网上“言论特区”。就中国现在的体制来说,这应当被视为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探索。

  不少旅居海外的中国网民已经将其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很珍视这个在互联网时代的言论园地。

  不仅如此,“强国论坛”也成了世界各地媒体了解中国民意的窗口。如美国之音,《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英国BBC,日本《产经新闻》、《朝日新闻》,新加坡《联合早报》、《海峡时报》等都有对“强国论坛”的报道。有的网民甚至说:“全世界100多家新闻媒体,24小时在关注‘强国论坛’”。

  记者在写这篇稿子时,接通了日本共同社驻中国总局,请渡边阳介局长谈谈他对“强国论坛”的印象,他说:“我们经常看‘强国论坛’,我的第一感觉是,名字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网民在此讨论日中关系时,也流露出很强的民族主义倾向,但它毕竟是中国官方媒体为民众提供的直接交流的平台,普通网民可以在这里自由发言,对当今社会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提出批评,对现行政策不完善的地方提出质疑,如医疗、房改等,对国内的腐败问题,网民也可以在此作出激烈的反应,与过去相比,中国政府在民主化进程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外国媒体来说,它也是我们了解中国民意的一个窗口。每当日中关系紧张时,我们这些驻华媒体会特别收集‘强国论坛’的民意,然后反馈给日本国内,因此我们更希望中国的网民在处理日中两国的矛盾时多一些理智和冷静,少一些民族主义的东西,这样对缓和两国的矛盾,发展更好的日中关系会更加有利。”

  “强国论坛”在国内外所受的关注程度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大概让它的创办者始料未及的。

  第四章:让报纸的声音传得更远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报业,首先被请上了挑战的擂台。即使靠品牌和实力走向世界的百年大报也无一幸免,那些总裁和CEO们个个绞尽脑汁、变换花样,如活跃版面、缩小开本、增加周末赠阅品等等,加大促销力度,却仍然无法挽救其发行下滑的势头。于是,就有人说,网络是报纸的敌人,网络的快速发展夺走了报纸的受众,抢食了报纸的市场,网络媒体是报纸寒冬的罪魁祸首。

  但新生事物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的,报纸虽然卖得少了,但报纸网站的读者却多了。报业集团的老总们迅速扑捉到“报网合一”型的发展模式才是未来报业发展的方向,于是,敞开胸怀接受新媒体,与其和谐共存,谋求共同发展。短短几年,传统报纸的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6年7月18日,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270件作品获奖,其中,网络作品13件。人民网参评的网络评论《人民时评: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荣获一等奖。这是继荣获中国首届互闻网品牌栏目之后,“人民时评”获得的又一大奖。

  评论部主任唐维红特别强调,荣誉的背后,是作者的不懈耕耘,是编辑的辛勤劳作,是网友的热情参与,还有《人民日报》评论部这个精英群体的支持和付出,是他们加速了“人民时评”的成长。

  获奖作品的作者、《人民日报》资深评论员丁刚对本刊记者说:“网络版的特点是快,因为网络是互动的,他们对问题抓得比较及时,给网络版写稿子,也要求快速,不像报纸的稿件要精雕细琢,但必须把自己的观点表述清楚。报纸和网络的合作非常重要,因为网络最大的特点是互动,这正是报纸所欠缺的。网络的针对性也特别强,《人民日报》的评论一般是针对某一段时间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思考,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考虑才能写出来,而互联网随时都在互动,网民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及时发帖子,陈述他们的观点,网站就可以很快锁定一些关键性问题,这是报纸做不到的。当然也要注意: BBS是一块自由的领地,什么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帖子表达自己的看法,这里面会有一些情绪化的东西,而《人民日报》是党报,在反映问题时要体现一种理性,不能不顾一切,毫无原则地宣泄,所以网络评论要想站住脚,就要做到公正和高水准,所以理性是必须要考虑的,网络评论的生命力就在于理性。”

  2004年4月14日,“人民时评”在《人民日报》五版“落地”开栏,成为《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共同拥有、共同经营的唯一品牌,也成为报网互动的一个成功范例。

  评论历来是《人民日报》最具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拳头产品。如何把这一亮点引入人民网,让它在这个平台上发光发热,作为评论部主任的唐维红当然是责无旁贷。“品牌诞生的过程各不相同,但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一定有其相同的规律可循”,唐维红把人民网原创评论栏目“人民时评”的成功归功于人民日报社和人民网的大力扶持,归功于一支优秀的作者和编辑队伍,归功于一套严格的用稿、审稿制度。


  几年来,人民网每天都在“人民时评”栏目主页显著位置刊发一至两篇署名的时事评论,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百姓关心的热点、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针砭时弊,击恶扬善,使母体《人民日报》的评论优势在互联网上延伸、发展。截至2006年11月底,“人民时评”已推出原创评论2660余篇,其快言、敢言、善言的特点,颇受中外读者的好评。

  唐维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人民日报社领导高度重视报网互动工作,人民网也一直将报网互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抓,报网互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报纸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另一方面网上的精华部分又落地在报纸上,如“强国论坛”一些高层人员访谈的文字稿经常登上《人民日报》的重要版面。

  《人民日报》的许多重头评论、即时新闻,常由人民网先发;人民网则把网友对该报报道的评论及意见及时编辑提供给报社编辑部,落地在报纸上,加强了报纸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如《人民日报》第五版“视点新闻”就专门开辟了“人民网网友留言版”专栏。

  每年的“两会”,人民网也比报纸早介入,提前在网上进行一些相关的调查,征集网民的意见,报纸会根据调查结果,锁定一些热点问题,采访代表委员,请专家解读,这些深度报道在网上和报纸同时推出,成为《人民日报》和人民网每年“两会”报道的亮点。



  为保证报互联动,人民网有关负责人每天按时参加人民日报社的编前会,《人民日报》的发稿库中设有专供人民网的稿件库,网络编辑可直接从库里提取稿件。

  在一系列宣传报道中,《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性,优势互补,实现了报、网单独报道所不能产生的传播效果,更好地完成了多项重大宣传报道任务。

  在采访中,唐维红谈到,2006年“十一”长假过后,人民网开展了关于报网互动的调研,人民网相关负责人深入到《人民日报》的各个编辑部,包括该报的子报子刊,了解他们的最新需求,寻找新的合作模式,以求将报网互动从内容到形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前不久,人民网为《人民日报》的“人生境界”、“体验”等特色栏目开设了栏目博客,使栏目编辑可以通过博客这一新形式直接与作者交流,与读者互动。这正是他们为深化报网互动而采取的新举措。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传播技术革命,都引起传媒业在传播理念、传播手段、传播渠道上的深刻变化。媒介环境的巨变,使新旧媒体都需要进一步突破各自的瓶颈,把两者在“技术”和“内容”上的优势结合起来,走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道路。报纸和网络相比,前者具有在采编、公信力、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在新闻采访权和新闻原创内容上的垄断优势短期内不会消失。而后者拥有海量信息、多维度链接、即时互动等优势,但在权威性、真实性等方面却不尽人意,迫切需要传统媒体的内容支撑,而报纸也需要借助新媒体作为其拓展功能的平台和载体。在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时代,这种合作互动不仅是一种可能,而且成了一种现实,为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人民日报》通过人民网的无国界传播,扩大了读者群,增强了影响力,以致于远在瑞典的隆德大学东方语言系主任罗斯(Luse)教授面对到访的中国学者时,滔滔不绝地谈论《人民日报》的文章。罗斯(Luse)教授还运用人民网进行汉语教学,要求学生一定要读懂人民网的文章,用母语撰写研究中国的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如果没有互联网,这样的传播效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室主任明安香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媒介蓬勃发展的今天,报网互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而又现实问题。过去有人认为新媒介发展起来,传统媒介就会很快消亡,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互联网的发展与印刷媒介是一种互补关系。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弥补了报纸媒体在新闻报道及时性上的严重缺陷;网络的海量信息容量,为报纸通过电子文本为读者提供深度报道、多角度乃至全新闻价值的报道,以及方便的新闻信息检索,创造了充分的条件;网络还大大增加了报纸通过电子文本发布大量照片、甚至视频的可能。网络大大丰富和补充了印刷报纸的信息容量和表现手法,还吸引了当今一大批不怎么阅读报纸的高层次青年网民。网络论坛还能大大提高由于报纸版面等多方面限制而无法实施的话语权,增强了民众的参与感。反过来,许多网站特别是门户网站需要通过报纸媒体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采写发布的高质量新闻报道来聚拢人气、提高信誉,形成品牌网站,从而进行多方面的网络传播活动。”



  明安香认为:“《人民日报》与人民网的互动起步早、发展快,已经呈现出一种良好的互动、互补、共荣的状态,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相关部门进一步专门研究。”

  第五章:积极探索新媒体形态

  逝者如水,近十个春秋的洗礼,让网络媒体经历了天堂与地狱,几经周折重回春天。

  的确,网络媒体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网络媒体已经在内容与新技术的应用上都有了质的变化。

  人民网是《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中文新闻网站之一,还是我国最早的新闻网站。人民网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以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为己任,在保持《人民日报》权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增强吸引力、可读性、亲和力,恪守“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的办网宗旨。经过多年努力,人民网以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等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权威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

  在互联网领域发展中,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人民网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探索新媒体形态。1998年即推出网络视频转播服务;2005年,为把握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互联网这一“第五媒体”的发展机遇,成立了人民网无线事业部,主推无线增值业务;2006年2月,人民网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网站,顺应网络媒体的发展规律,迈出了国家重点新闻网站进军博客领域的第一步。


  人民网总裁助理罗华对记者说,在新闻史上,新媒体诞生之初,往往自然而本能地模仿传统媒体的方式。新闻网站也不例外。但是下一个时代,将是新媒体创意迸发的时代。我们都需要在新闻史的经线和网络新技术应用的纬线交叉的地方,找到我们各自的位置。

  罗华说,人民网一直都在积极探索网络的特点,研究把网络传播的手段和报道的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力求以更丰富的网络表现形式,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力求在新技术的创新运用领域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然这一切的尝试前提是领导的重视,包括社领导和网络中心领导。

  1997年人民网正式建立,近10年来报社领导一直都在关心、支持人民网的工作。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报社领导对网站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民网是在国内较早开展多媒体报道的网站。1998年末即开始设置固定栏目,转播重要电视新闻。

  1999年的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人民网首次推出了“记者编辑看两会”嘉宾访谈栏目,邀请10多位人民日报参加“两会”报道的编辑记者畅谈参加报道的感受,解读“两会”新闻热点,开创了网络视频报道新形式。近年来,人民网成功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从多方位多角度报道“两会”。人民网通过在人民大会堂搭建现场演播室进行采访,到代表委员驻地直播访谈,录播电视新闻,视频转播大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实时、快速地报道“两会”盛况。



  2000年11月,人民网在安贞医院对一场心脏换瓣手术进行了现场网络视频直播。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宽带用户的发展,人民网经过不断努力,现场直播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都得到大幅提高,异地直播已经成为常规的报道形式。

  2001年10月建成专业音视频演播室,开始经常性地实时视频直播嘉宾访谈。在互联网上,通过BBS论坛等形式,已经实现了嘉宾和网友的实时交互沟通,而把BBS论坛和网上音频、视频、文字直播相结合,使网友既能同时看到嘉宾的形象,听到嘉宾的声音,阅读嘉宾的言论,又可直接通过论坛向嘉宾提问或与嘉宾讨论,嘉宾也可同时看到网友的意见,进而达到更深一步的交流,实现了现场生动感与实时交互性的完美结合。随着宽带网络的进一步普及,这种多媒体的交流形式将越来越具有生命力。几年来,通过视频直播访谈与网友交流的嘉宾有国家领导人、部委领导、地方领导、外国元首及各类专家、学者、先进人物等近千名。

  除了将音视频服务于新闻报道外,人民网还注重利用网络音视频平台,为年轻人提供展示才华的园地。2005年和2006年,人民网与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合作,连续组织了两届“大学生DV有奖征集”活动,共征集到DV作品近600部,除了把作品放到网上展播外,还组织业界专家评出了一些优秀作品,给予资金奖励,鼓励年轻人不断推出更多DV好作品。


  2005年“两会”期间,人民网联合中国人大新闻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建立了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互联网“两会专题”。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敏锐地认识到这一举动的重大意义,给予“两会”专题无线网站超常规的支持,为网站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005年12月16日,在中宣部和国务院新闻办指导、信息产业部支持及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协助下,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等国家主流网络媒体联合创办的“掌上天下”手机网站正式开通。目前,人民网已经实现了对手机媒体全业务领域的覆盖,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彩信、手机互联网、手机语音IVR等技术手段面向全国用户提供服务。

  2006年可谓是“博客元年”。各大网站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凭借着自己的优势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博客圈地运动。博客用户的数量也直线攀升。据全球最大的博客聚合网站bolaa博客互动门户()统计,目前我国博客的规模已经达到了6000多万,预计到2007年将接近1亿。

  如今,博客作为Web2.0时代的宠儿迅速成为了各商业网站的中坚力量,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博客吸引无数人参与其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罗华说,人民网当然看到了博客在中国,乃至全球的高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博客在中国健康发展,2006年初,人民网强国博客公开测试。

  在2006年“两会”期间,人民网以博客这一当前最新最热的网络形式宣传报道两会,推出了“两会博客”。这是人民网紧跟互联网发展新技术,不断开拓新业务,采用新形式的创新与尝试。“两会博客”受到了网友的热情追捧和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两会报道的亮点之一。 “两会”结束后,一些代表委员还继续积极更新自己的博客,与网民继续互动交流。

  为了更好地为在人民网开博的各界朋友创造交流空间,有效地弥补博客个体存在的互联互通不足,使更多博客通过圈子汇聚起来,强国博客积极倡导博客圈建设,已经陆续完成代表委员圈、专家学者圈、传媒人圈、时评人圈、文学圈、党员圈、情感圈等圈子的建设。

  随着博客在中国的快速反展,强国博客在注重自身建设的同时,也积极倡导业界活动。最近,为了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展示博客健康良好的形象,张扬博客在推动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力量,人民网强国博客和其他博客网站联合,共同推出了2006年度“社会责任”中国博客评选活动。第六章:结束或开始10年间,我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被网络改变着。互联网是当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正在推动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变革,其影响将波及到个人、企业以及整个社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人们通常以互联网在B2B或B2C交易中的销售量来判断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而我国则更多是通过新闻报道和网络舆论来衡量互联网对民众的影响,然而,衡量互联网影响的根本标准应该是:互联网将人们的生活水准提高到一个什么程度。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不仅仅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且正在深刻地改变企业和经济全局,并在未来十年间是对其提高生产力贡献最大的因素。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网络对经济的影响远远小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互联网正在静静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社会行为和意识。其实,网络对社会、对传统生活的影响,远远比对经济的影响更复杂。廖指出,从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到上网,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尤其是2003年开始,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因互联网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互联网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一些大型综合商业网站将访问量高低决定影响力高低,追求访问量成为考核频道主编和每个编辑的一项重要指标,提升访问量也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许多业务优秀的频道主编因为访问量下降而下岗的不在少数,访问量的升降作为职务升降的一个参数之一。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则把权威性放到第一位,无论是廖,还是孙海峰、陈智霞,还是人民网内部其他上上下下的员工一致认为,访问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影响力的大小,但影响力决不仅仅等同于访问量。“在新闻界,近来人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看一个媒体是否成功,最主要的,不是发行量,不是经济收入,也不是其市场占有率,而是看这家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廖表示,社会影响力是媒体存在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对网站而言,一个网站新闻的被转载率,被引用率和网友反馈率,以及网站新闻能否在一定时间内引起较大反响,都应是影响力度的重要指标。那么,究竟什么是影响力?学界认为是指网络媒体通过信息传播等方式,左右社会大众观念和行为的作用力。它的发生建立在受众关注、接触的基础上。是由吸引注意(媒体及媒体内容的接触)和引起观念和行为变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改变)两大基本的部分构成的。其实,影响力是一种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表现为影响力的发出者对接受者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的控制作用。它包括对接受者“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操纵能力.还包括让接受者“知觉什么”和“不知觉什么”、让接受者的大脑“认识什么”和“不认识什么”、让接受者的态度“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让接受者对于未来事物的期待和议题走向“思考什么”和“不思考什么”的总体驾御能力。因此,其实无论商业网站,还是新闻网站,影响的都是自己的受众,网民在接触网站时介入程度的不同,对于媒体态度的不同,都会对该网站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网络媒体不仅能够对自己的受众产生影响,更能够通过对受众的影响进一步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在陈智霞的眼里,人民网的受众是塔尖的部分,他们是社会精英阶层,拥有决策权,这部分人的观点和行为将影响其它人。孙海峰的观点是,不同的受众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不同.能够对社会进程、社会决策、市场消费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任何一家网络媒体所凝聚的受众“注意力”,不仅有数量上的差别,也存在“质量”上的差异。所以不能仅从网民数量、访问量的多少上来判断网络媒体的影响力。独立的机构调查显示,人民网的读者基本由四个80%构成:男性;18-40岁;大专以上;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高管。人民网受众是在主流社会有话语权的人,而人民网就是在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什么人在看人民网?有网友归纳为:“当官的县团级以上,经商的老板级以上,打工的经理级以上,做学问的副教授级以上。”此话言过其实,实际上,人民网有大量基础读者,只不过他们相对文化水平高,职业好,白领多一些。无论是人民网的新闻报道、还是独树一帜的评论,或是热火朝天的“强国论坛”,其受众不但遍布全国,而且延伸到海外。人民网总裁何加正指出,人民网目前的受众与少数大型综合商业网站相比有些差距,但人民网目前影响的是有影响力的人。人民网用10年的时间奠定了它的权威性,随着年轻读者群的增长,在继续保持权威性的同时,怎样吸引年轻人,怎样把宝塔的中下部位的受众锁定住,也许是人民网第二个10年的一项重任。事实上,人民网正在这样做。大量吸引年轻人的内容和频道已经引起不少年轻人的关注。诸如连续两届人民网与《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已把受众延伸到大学生中。影响他们,就是影响中国未来。



亲稳链接:链接亲民维稳,践行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