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直属专用:01056292228转800   舆论引导:01056292228转802   综合治理:01056292228转805   品牌安全与提升:01056292228转808
您当前的位置:亲稳网 > 中国亲稳 > 亲稳行业 > 亲稳房地产 >

即刻使用亲民维稳解决方案!

发掘汇报软件

使用亲民维稳全套解决方案邀请

亲稳发掘汇报系统

打造亲民维稳之格局,以便稳中求进,是每一个基层领导的光荣使命与重要责任!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不二途径!是守住已有成果的必要前提,是继续前进的必要根基!

对养老院尤其是民办养老院而言,大部分资金“砸”在房租与人力上--亲稳网络舆情监测室
2013-01-16

  80万元“PK”400万元

  红星养老院[YangLaoYuan]是杨浦区目前规模最大的民办养老院[YangLaoYuan],508张床位已全部住满。“2009年这块地立项,我竞标成功。当时,市区[ShiQu]养老院[YangLaoYuan]床位十分紧张,加上经济形势走低,企业面临转型,所以投身于具有长远效益的养老产业相对"安全"。”院长秦雨胜口中的“安全”,来自于养老院[YangLaoYuan]的经营特色:不会带来一夜暴富,即以服务换口碑的过程较为漫长,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招来人气,但也不致严重亏本。

  红星养老院[YangLaoYuan]占地1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占三分之一,为此,秦雨胜付出的“代价”是每年400万元的租金。“由于房租逐年增加,床位费会适当提高几百元,多数家属也能够理解。”秦雨胜说。

  据了解,每位老人[LaoRen]的入住基本费用分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3项,分别对应养老院[YangLaoYuan]房租、护理员工资、食堂支出。平均下来,每人每月费用在3000元左右。如果老人[LaoRen]采用一对一护理服务,且住在条件较好的单人间,每月费用可达8000元左右。

  8月中旬,秦雨胜兼任宝山区高境镇养老院[YangLaoYuan]院长。高境镇养老院[YangLaoYuan]属公办性质,没有房租负担。这座新落成的12层高楼,提供200个床位。与红星养老院[YangLaoYuan]打出“花园式养老院[YangLaoYuan]”的卖点不同,高境镇养老院[YangLaoYuan]以“宾馆式养老院[YangLaoYuan]”为名开门待客,又因其毗邻市区[ShiQu]、设施较新,吸引不少居住在市区[ShiQu]的老人[LaoRen]登记报名。短短一个月,已有90多人入住。粗略估算,每人每月平均费用在2000元左右。

  目前,秦雨胜相中崇明岛一处楼盘,打算开发成养老院[YangLaoYuan]。这里的吸引力不仅仅来自于每幢都是两层别墅,另有鱼塘、菜园等“配置”,而且年租金只有80万元,仅是红星养老院[YangLaoYuan]租金的五分之一。“每个地方都有优势,养老院[YangLaoYuan]的定位也会随之有所不同。”他表示,如果项目进展顺利,新的养老院[YangLaoYuan]将主打“价格牌”,面向低收入家庭群体。

  低房租促使郊区养老院[YangLaoYuan]在差异化竞争中得以突围,不仅为自身赢得“生机”,也为许多家庭“减负”。

  春雷养老院[YangLaoYuan]位于浦东新区泥城镇,房产属院长何春雷个人所有。与秦雨胜投身养老产业的初衷不同,何春雷开办养老院[YangLaoYuan]纯属偶然。2007年,政府鼓励民营企业涉足福利行业,恰逢她所经营的纺织厂不景气。后经旁人指点,她感觉养老产业具有良好的未来势头,于是改造纺织厂,修建养老院[YangLaoYuan]。

  虽然目前该镇已有6家养老院[YangLaoYuan],但“零房租”优势让何春雷在众多同类竞争者中底气十足。“我把本该支付房租的资金转移到服务成本上,提高用工质量。每位老人[LaoRen]每月费用不足1500元,一般工薪家庭都能承受。”

  事实上,市中心的房租压力日重,已迫使一些市区[ShiQu]养老院[YangLaoYuan]考虑搬迁,记者近日就得知一家大型养老院[YangLaoYuan]正准备迁往松江。

  工资条上的红手印

  记者走访、调查了5家养老院[YangLaoYuan],2家市区[ShiQu]、3家郊区,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市区[ShiQu]养老院[YangLaoYuan]的外地护工居多,而郊区养老院[YangLaoYuan]则以本地护工为主,带动了当地就业。秦雨胜介绍,红星养老院[YangLaoYuan]有160多名护工,全部来自湖南、湖北、四川和东北等地。“许多本地人看不起这类工作,不愿意干,而外来人员却肯吃苦。另外,市区[ShiQu]养老院[YangLaoYuan]的平均工资3000多元,包吃包住,这是吸引外地护工的主要原因。”

  然而,如今人力成本也有日益走高的趋势,并且用工环境也越来越不稳定。他透露,“上个月2名护工休假,上个星期又有3人回家探亲。有的人嘴上答应好好的,一星期后就回,却走了几个月。”

  秦雨胜的烦恼,在松江区叶榭镇蓝色港湾福利院院长俞爱华那里得到了印证。俞爱华曾招收两名外来人员,但半个月后却“另攀高枝”了。“归根结底是待遇问题,打工就是为了赚钱、多赚钱嘛。我能理解。”这件事后,俞爱华把护工的招收对象圈定在本镇的阿姨上。“她们大多家境不好,为补贴家用出来谋生,又想找个离家近点的工作。招收她们,能确保队伍的稳定。这是开办养老机构最基本的条件。”她认为,有技能和心态好是护工必备的两个条件,而后者更来之不易。“本地阿姨可以用上海话交流,很朴实,有耐心。有些老人[LaoRen]肠道干燥郁结,阿姨就用手为其通便;每隔两三小时,要为卧床不起的老人[LaoRen]翻身,以免生褥疮;老人[LaoRen]发脾气,又打又骂,只能忍受……”

  “心态是敲门砖,技能才是铺路石,也决定了养老院[YangLaoYuan]能否走得长远。”这一点,秦雨胜和俞爱华都十分认同,却不得不直面一个事实:护工普遍文化程度低,初中水平就算“高学历”了。秦雨胜拿出8月份的工资单,指着上面若干个红手印说,全院10%的护理员不识字,每次发工资都是像这样按手印的;相比较而言,俞爱华所付出的苦心则更多,“外地护工走南闯北地打工,见识广,懂得也多;而本地阿姨干了一辈子农活,如果认识字,谁还会留在老家呢。”换个角度来看,养老院[YangLaoYuan]仿佛“草根护工”的“第二课堂”。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服务技能,都要从零起步。

  以红星养老院[YangLaoYuan]为例,秦雨胜先指导并传授给新进护工一些基本技能,帮助他们“迅速达标”,获得上岗证,摘掉“草根帽”、转为“正规军”,随后则是“见缝插针式”的长期培训。“每周四下午抽出一小时培训,讲些职业素质、道德方面的内容。再听听大家的困惑,一同想办法解决。”由于外地护工多,各地方言也成了秦雨胜担忧的问题。“适应能力强的人一个月左右就能听懂上海话。如果有的人几个月后仍难过听力关,会指导他们根据老人[LaoRen]的日常小动作,揣摩出其意图。”他坦言,“能招到人、留住人就已经非常幸运了,哪里还能苛求太多?”

  本报记者 史博臻

  (本栏目由本报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直通990》节目、新闻晚报、东方网、上海市民政局共同主办。本报联系方式:可来信寄上海威海路755号文汇报经济部《民生直通车》专栏收,邮编200041;或发电子邮件至yest@wxjt.com.cn)



亲稳链接:链接亲民维稳,践行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