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直属专用:01056292228转800   舆论引导:01056292228转802   综合治理:01056292228转805   品牌安全与提升:01056292228转808
您当前的位置:亲稳网 > 中国亲稳 > 亲稳行业 > 亲稳财经 >

即刻使用亲民维稳解决方案!

发掘汇报软件

使用亲民维稳全套解决方案邀请

亲稳发掘汇报系统

打造亲民维稳之格局,以便稳中求进,是每一个基层领导的光荣使命与重要责任!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不二途径!是守住已有成果的必要前提,是继续前进的必要根基!

“央企过冬”并非坏事--亲稳网络舆情监测室
2012-07-09

  有幸在网上找到与亲民维稳有关的《“央企过冬”并非坏事--亲稳网络舆情监测室》,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文章,重新排版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www.zgqw.org],觉得好就请收藏下。

  王恒利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在一次现场工作会议上提醒说,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增长后,开始进入一个紧缩时期,“央企要做好3到5年过寒冬的准备”。在当前较为严峻的经济大背景下,具有标杆意义的央企也准备“过冬”,此论一出,市场为之骇然。

  其实,“央企过冬”并非新论。至少在去年年底,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也做过类似的表态。但因为彼时央企的净利仍高达9000亿元,增幅虽然有所下降,却仍创新高,黄淑和的警告很快被淹没在了乐观的情绪之中。

  但今年以来情况急转直下,前4月,央企的净利润下降13.2%。分行业看,烟草、电信等垄断性行业的经营形势尚好,但有色、化工、建材、机械等行业则处境艰难,钢铁甚至已经陷入了全行业亏损。加之宏观因素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此时说“央企过冬”无疑更有名副其实的感受。

  换个角度来看,“央企过冬”也许并非坏事。

  有色、建材、化工、机械等行业,是经济周期的写照,当前经济呈现下行趋势,这些行业自然首当其冲。换言之,若对中国未来经济有信心,那么随着经济的企稳,这些行业自然会进入下一轮景气周期。这种“冬天”还没那么可怕。

  真正值得警惕的,倒不是这些周期性行业,而是那些伴随着海外大收购、国内大扩张而破坏了资产负债表的企业

  “央企出海”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增加在国际大宗商品上的定价权,减缓巨额外汇升值的压力,战略方向无疑是正确的。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大手笔收购(特别是能源、资源领域),颇令国际同行为之侧目。但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风险管控,而不是盲目地自信与乐观。

  日本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曾有令美国瞠目结舌的一系列收购,但后来为此付出了巨大损失,“失去的十年”与此也不无干系。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有数据显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海外收购虽动作频频,但多以失败告终,成功率不足30%。15桩较大规模的收购案中,只有4桩获得了成功。如日本三菱地产在1989年以13.73亿美元收购洛克菲勒中心,但七年后不得不宣告该项目破产,美国人最终以11亿美元(3亿美元价格加8亿美元负债)重新购回;索尼公司34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影视公司也是失败的另一个典型案例。

  笔者曾经接触过一家央企收购的海外公司。按收购后第二年的利润计算,这家央企需要30年才能收回这笔投资,企业称,这是有史以来经营最好的一年。尽管并购的收益不能单纯从财务指标来衡量,但要说这是一笔合算的买卖也还比较牵强。

  另外,2009年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后,央企掀起了一轮大扩张,在地方上“跑马圈地”。各地也以“对接央企”为要务,动辄签署上百亿的项目。笔者根据官方资料粗略统计,中西部地区20个主要省份与央企签署的项目,金额逼近13万亿,其中安徽一个省,与“央企对接”的项目超过2万亿。地方政府的GDP冲动,官员的政绩,都在“对接央企”这场大戏中暴露无遗。

  在地方财政匮乏,经济下行,银根收紧的背景下,这些央企在地方上的项目开工及建设情况,倘做一全面系统的评估,结论亦恐堪忧。

  央企与地方国资企业、民营企业一样,首先是风险自负的经营实体,控制风险、审时度势、保值增值是第一要务。但长期以来,央企被寄予了太多的本不属于企业职责范围的期望,比如维稳经济、刺激增长、平抑通胀等。在此期望之下,企业难免产生“身份错觉”,而失去“市场人”的理性,进而产生“软预算约束”的道德风险。

  有国家信誉做背书,有金融机构鼎力支持,在过去十年中,央企似乎“不差钱”,过着风光无限的日子。如今“冬天”已经到来或将要到来,对于习惯于“大手大脚”花钱的央企而言,重新审视自身定位,评估大扩张的收益,过过苦日子、穷日子、紧日子,不是什么坏事。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收购、经济、行业、企业、地方、日子、这些、过冬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请收藏下。



亲稳链接:链接亲民维稳,践行稳中求进!